楚鲁

退休老教书匠

—— 呼市烧卖有待正名

呼市烧卖应恢复“捎卖”旧名称


呼市烧卖有待正名
(图为呼和浩特烧卖一条街,转载自“今日呼市”)


以“烧卖”为名的食品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,而且其中不少都在当地的美食榜上名列前茅。例如:河南的切馅烧卖,河北的大葱猪肉烧卖,安徽的鸭油烧卖,杭州的笋丁鲜肉烧卖,江西的蛋肉烧卖,山东临清的羊肉烧卖,上海的下沙烧卖,江苏泰州的马兰头枸杞烧卖,苏州的三鲜烧卖,常熟的古里烧卖,湖南长沙的菊花烧卖,广州的干蒸烧卖、鲜虾烧卖、蟹肉烧卖、猪肝烧卖、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等。各地的烧卖外形类似,做法大同小异,馅料用材以及口味却大不相同,可谓是八仙过海,各具特色。

烧卖也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食品,无论南方还是北方,都有一些传承百年以上专营烧卖的老店。例如赫赫有名的北京都一处,始建于乾隆三年(1738年),距今已有280年;沈阳的马家烧卖,始创于清朝嘉庆元年(1796年),也有200多年历史了;江苏常熟的古里烧卖则已经传承150多年;上海下沙烧卖更是相传源于明代······。

烧麦究竟源于何时何地,众论纷纭,已很难说清楚。据说,关于烧卖,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十四世纪高丽出版的汉文书籍《朴事通》,其中说“元大都”有售“素酸馅稍麦”,“皮薄肉实切碎肉,当顶撮细似线稍系···。”

到明代,这种食品又被称为“稍麦”,这是因为“北方麦子在四五月间,麦梢有一层霜”,而烧卖在制作收口处,也有好似白霜的面粉;又有称其为“稍美”者,因为烧卖的边稍皱折攒集,美如花簇,故名之。

而在塞外青城呼和浩特(旧称“归化”、“绥远”、“归绥”),这种食品最早是被称为“捎卖”。据说这一名称甚至出现在乾隆皇帝的诗句中,云:“捎卖馄饨列满盘,新添挂粉好汤圆”(一说此句出自[清]杨来人《都门竹枝词》)。

之所以称为“捎卖”,是因为最早它是在茶馆“捎带着卖”的。据《绥远通志稿》中记载:“惟室内所售捎卖一中,则为食品中之特色,因茶肆附带卖之。俗语谓‘附带’为捎,故称捎卖。”

早年这里的茶馆曾为茶客充饥而捎带提供的清蒸薄饼,由顾客自带小菜,裹而食之。茶馆按薄饼分量收取费用,并免费为顾客加热。久而久之,为方便顾客,饼中也夹带了肉菜,但仍称为“捎卖”,也还是按照面皮的重量计价。而一两面皮大约能包出六至八个捎卖,合计总重应当超过六两五,这差不多就够一个人一顿饭的食量了,故在当地有“二两捎卖憋死汉”的俗语。也正因为最早是在茶馆出售,所以有些上岁数的人仍然保留着“一两烧卖半日茶”的习惯以及“喝捎卖”的说法。

呼和浩特的烧卖用料和工艺都很讲究。肉馅要选用肥瘦适宜的新鲜精选绵羊肉,大葱、鲜姜都要加足,再勾以熟淀粉。烧麦皮要用上等小麦粉,和面饧好后,用特制的擀面锤,把面皮边缘碾成荷叶状。烧麦须现包现蒸。把馅放在烧麦皮里轻轻捏成石榴状,笼蒸七八分钟即熟。烧麦出笼,鲜香四溢。观其形,顶端如一簇梨花绽放,用筷子挟起来,下垂如囊,晶莹透明,皮薄似蝉翼,柔韧而不破;食之,则皮筋馅嫩,肥而不腻,鲜嫩可口。

呼市的烧卖可谓是历史久远,闻名遐迩。甚至有人说,烧卖的鼻祖就在呼和浩特,是后来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,最后又遍及大江南北的。

且不论呼市是否真的是烧卖的发源地,此地的烧卖确实是风味独特的传统美食,这是有口皆碑的。可惜的是,如今呼和浩特烧卖的名称太混乱了,各个店铺书写的称谓五花八门,诸如“烧卖”、“稍麦”、“稍美”、“烧麦”等等都有,却唯独鲜见“捎卖”之称。

其实,正是“捎卖”之称,揭示了该美食的演化过程,沉淀了旧日塞外古城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习惯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。

为树立品牌,彰显地方特色,弘扬历史文化,呼和浩特的烧卖实在应该统一恢复“捎卖”这一古老名称。



(End)



评论
返回顶部
©楚鲁 | Powered by LOFTER